故宮水井多達上百口,為什么500年來無人敢喝?真相竟是如此
北京的故宮始建于明朝朱棣年間,歷經(jīng)100多年,這座宮殿經(jīng)歷明清兩代,仍保持著王宮的威嚴。自從紫荊城建立以來,就封存著許多的秘密,人們對于紫禁城的秘密無一不向往好奇,但是對這些秘密卻又知之甚少。紫荊城中擁有數(shù)百口水井,但是幾百年來沒有一個人敢喝,這是為什么呢?讓我們一起來揭開真相吧。
紫禁城曾是數(shù)以萬計的人的居住地,其中就包括整個封建社會最崇高的皇室。他們的身份高貴,對于飲水這件事也很重視,一般的水他們不會喝?;适矣袑S盟?,即頤和園附近的玉泉山上的泉水。這里的水清澈,味道很好,最關鍵的是天然活水,對人體有好處,所以這里的水會有專人保管。除此之外,宮殿的飲用水還會用上冰,但由于冰的儲存非常困難,所以只有皇帝面前的紅人才有資格喝冰水。
既然宮殿里的人喝玉泉山上的水,為什么還要在宮殿里再挖這么多井呢?事實上,這些水井的作用非常大,去過紫禁城的人都會看到,每座宮殿旁邊都有一兩口井,這些水井的作用是滅火。宮殿內(nèi)大部分建筑為木結(jié)構(gòu),容易著火。
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從明永樂年間開始到清朝宣統(tǒng)皇帝退位,數(shù)百年間故宮里發(fā)生的各類規(guī)?;馂墓灿?00余起,起火原因有人為的,也有的是天災,但總歸是不容忽視的。最早的一次火災發(fā)生在永樂十三年(公元1415年)。明成祖朱棣為慶賀特意讓人在午門放煙花,結(jié)果不慎操作失誤,引發(fā)了大伙,還燒死了不少太監(jiān)宮女。六年之后,故宮三大殿又因天雷劈下再次引發(fā)火災,嚇得皇帝當日就趕去太廟祭祖以求祖先庇佑。
這些水井也方便了宮殿的日常清潔,雖然不是飲用水井,但對宮殿內(nèi)的人來說非常方便。事實上,這些水井最初作為飲用水井被挖出,但后來發(fā)生了一些事就被廢棄了。既然這些水井并非消防專用井,那為何沒人飲用呢?原因其實只有四個字——井水有毒。
一開始人們其實也是會飲用井水的,但到了明憲宗朱見深在位時期(公元1464年—1487年),皇貴妃萬貞兒曾在井水中下毒,而許多井的水系又是互通的,因此宮人便不敢再飲用。除了人為下毒外,還有一種原因會造成井水不潔,那就是時常有人跳井自殺。比如光緒皇帝心愛的珍妃,也是投井身亡的。許多遺體浸泡在水中,這樣的水自然無人敢飲用了。
那么皇宮中的飲用水來自何處呢?一般說來,平時的飲用水都是從別處運來的,主要水源是來自頤和園西邊的玉泉山上,這里有天然的流動活水,清澈甘甜,而且關鍵還安全無污染,為此皇宮中安排專人負責值守水源,同時也有專門的太監(jiān)負責每天上山取水,然后集中運回宮中,按照等級分發(fā)給各宮人員飲用。
此外每逢冬日,宮中還會從京郊一帶采集冰塊存入冰庫之中,冰塊融水也會作為飲用水的來源之一。不過由于水量相比較少且費用高昂,因此只有少量受寵妃嬪及皇子才有資格享用,尤其是在夏日,飲用著帶有絲絲涼意的凈水,還真是羨煞旁人。
故宮挖了這么多井,雖然不是作為飲用水,但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,這么多年,如果不是因為這些水井,恐怕故宮早就在大火中被毀了。
聲明:轉(zhuǎn)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(quán)益,請作者持權(quán)屬證明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